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上海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根据上海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本指南。
一、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期限
专题一物联网核心共性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以突破物联网核心传感器技术、短距离通信传输技术、异构网络融合等技术为目标,解决物联网发展中面临的卡位问题,促进传感网国际标准的建立,制定符合上海特点的产业技术路线图,推动产业创新联盟发展。
研究内容:
(1)研究多个传感器的单芯片集成技术,实现对温度、压力、加速度等的感知,实现嵌入式的数字式标准输出。
(2)研究构建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融合的集成测试验证环境和新型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下的关键测试技术以及多种短距离通信方式下的邻频干扰问题和自组网方案的测试评估技术。
(3)研究物联网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物联网异构体系融合的关键技术,构建异构多网融合的新型体系结构。
研究期限: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二物联网行业应用技术和解决方案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煤矿安全、智慧医疗、航运信息化、物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行业应用,突破行业应用关键技术,解决物联网低功耗、大规模、低成本、高可靠性等问题,形成行业应用的解决方案并开展示范研究。
研究内容:
(1)研究隧道环境下自适应无线通讯组网技术、地下三维GIS集成快速建模技术和人员定位识别关键技术,结合大型煤矿开展物联网煤炭安全生产与运销管理的应用示范研究。
(2)研究综合多种传感方式实时健康监测技术,探索健康监护的新型服务模式,并开展基于现有医联工程资源的应用示范。
(3)研究位置传感、RFID传感综合集成和数据采集传输技术,研究适用于航运物流的全程实时在线监控技术,探索并开展国内城市到上海的起运港退税政策应用示范。
(4)研究RFID技术在实验动物管理中的适用性,评估RFID标签、读写器对于实验鼠正常生理状况的影响,建立实验动物繁育溯源管理应用方案并开展示范应用。
(5)研究适用于家电全生命周期管理的RFID技术和解决方案,实现2至3个家电产品从生产、仓储、运输、销售到维修、回收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精细化管理示范应用。
研究期限: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三物联网应用示范
研究目标:面向民生需要,攻关智慧社区所需的物联网核心技术,形成完整、安全的智慧社区体系架构,解决社区安防、社区信息化和社区健康监控等一系列问题,研究建立智慧社区地方标准,建立良性的物联网商业运营模式,并开展不低于10万户的社区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
(1)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社区体系结构和网络安全技术,研究智慧社区服务与信息管理平台和图形显示技术,研究个人身份、位置、环境信息传感器技术和轻量级节点通信协议,研究社区安防、门禁、抄表、人员监控等技术,探索形成智慧社区商业模式,开展大规模应用示范。
研究期限: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
二、申请条件
1、申报单位应具备实施项目研究必备条件。
2、申报单位要有不低于1:1的配套研发经费。
3、专题二和专题三要求由企业牵头。
4、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
5、国内外合作项目必须有合作协议或授权协议,涉及许可研究、专利等,申报时需附许可研究批件复印件、有关知识产权批件复印件等。
6、课题责任人年龄不限,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同期参与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数不得超过三项。
7、已申报今年市科委其它类别项目者应主动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复申报不予受理。
8、每一课题的申请人可以提出不超过2名的建议回避自己课题评审的同行专家名单(名单需随课题可行性方案一并提交)。
9、所有附件要求上传到网上。
三、申请方式
2、本指南课题申请起始时间为2010年5月11日,截止日期为2010年5月26日。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可行性方案一式3份,并通过"上海科技"网站递交电子文本一份,书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时间为2010年5月20日至5月26日,每个工作日上午9:00-下午4:30。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和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式。
3、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上海科技"网(http://www.stcsm.gov.cn),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登录密码");
-【继续填写】输入已申报的项目名称、依托单位、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3)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四、联系方式
书面资料送达地址:上海市徐虹中路20号西岸创意园6号楼1楼会议室(邮政编码编码:200235),上海集成电路研究中心(上海市信息技术领域项目管理中心).
联系人:柳卉(13818305863)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