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项目指南

创建时间:  2014/06/13  徐婷婷   浏览次数:   返回

深海过程是当今海洋研究的前沿和地球系统科学的突破口。南海是西太平洋、也是全球低纬区最大的边缘海,将其现代深海过程与地质演变相结合,就有可能通过"解剖一个麻雀",揭示边缘海的演变规律及其对海底资源和宏观环境的影响。
一、科学目标
采用一系列新技术探测深海盆,揭示南海的深海过程及其演变,再造边缘海的"生命史",从而为边缘海的演变树立起系统研究的典范。
二、核心科学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科学目标,本重大研究计划重点研究以下核心科学问题:
(一)海底扩张的年代与过程。
(二)海山链岩浆活动时间与原因。
(三)深海沉积过程对海盆演变的响应。
(四)底层海流与沉积搬运机制的变化。
(五)碳酸盐台地的发育过程和影响。
(六)海底溢出流与井下流体的分布与影响。
(七)深海碳循环以及微生物的作用。
(八)深海能源形成的生物地球化学背景。
三、2014年度拟重点资助的研究方向
本重大研究计划已到中后期,根据前期资助布局、中期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整体进度安排,经指导专家组研究决定,中后期资助和实施重点:一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开展集成综合研究;二是围绕本重大研究计划的科学目标,尚需补充立项的研究。2014年度重点资助的研究方向:
(一)集成综合研究。
1. 南海深部构造与海盆演变;
2. 南海深海盆与周边的地质对比;
3. 南海深水古海洋学变迁;
4. 南海深海沉积作用;
5. 南海碳循环与微生物泵;
以及其他确有创意而又为集成研究所需的项目。
(二)南海深部构造研究(补充立项)。
1.南海大洋钻探航次后的初步研究;
2.南海俯冲带的构造研究;
3.南海南部的构造演变。
(三)南海深部过程研究(补充立项)。
1.南海底层海流的观测与模拟;
2.南海深海金属结核的成因与历史记录;
3.南海现代珊瑚礁的形成与演变。
四、2014年度资助计划
本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资助经费约2000万元;拟资助培育项目的平均资助强度为1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重点支持项目和集成项目的平均资助强度为3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
资助项目数和资助经费将根据申请情况和申请项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定。
五、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正在博士后流动站或者工作站内从事研究、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均不得申请。
(二)限项规定。
1.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或者参与申请本次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与处于评审阶段(申请和参与申请的项目在自然科学基金委做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的以下类型项目合计限为3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限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特殊说明的除外)、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委主任基金项目和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等。
申请或者参与申请本次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不限项。
2. 申请人(不含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上一年度获得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资助的项目负责人(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本年度不得再申请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本重大研究计划旨在将相关领域研究进行战略性的方向引导和优势整合,成为一个协调的综合"项目群"。申请书须具有明确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应论述与项目指南最接近的科学问题的关系,以及对解决核心科学问题和实现项目总体目标的贡献。
1. 项目申请接收与受理。
(1)本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的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15年1月-2017年12月";重点支持项目和集成项目的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15年1月-2018年12月";
培育项目、重点支持项目和集成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均不得超过2个。
(2)申请书由地球科学部负责受理。
2. 申请人注意事项。
本重大研究计划采用在线撰写申请书方式,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不符合项目指南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申请人应根据项目指南公布的拟资助研究方向,自行拟定项目名称、科学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相应的研究经费等。
(3)申请人登录ISIS系统进行申请书填写,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培育项目"或者"重点支持项目"或者"集成项目",附注说明选择"南海深海过程演变",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者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没有登录名或忘记登录名的申请人请和科技处联系。
(4)申请书的报告正文应当按照重大研究计划正文提纲撰写,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重大研究计划相关的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报告正文的"研究基础"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5)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于7月10日前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科技处确认后,下载并打印最终PDF版本申请书,向科技处提交签字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双面打印,一式两份。
(6)申请人应保证纸质申请书与电子版内容一致。
 
科技处联系人:徐静 66135398
Xujing11@shu.edu.cn

上一条:转发”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第二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下一条: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项目指南

受理机构
  • 受理部门:党政办
  • 部门负责人:秦凯丰
  • 受理地点:上大路99号行政楼7楼
  • 受理时间:9:00-11:3013:30-17:00
  • 邮政编码:200444
  • 咨询电话:021-66132222
  • 传真号码:021-66134021
  • 电子邮箱:dzb@oa.shu.edu.cn
监督投诉
  • 受理部门:监察处
  • 部门负责人:滕云
  • 受理地点:上大路99号行政楼606室
  • 受理时间:9:00-11:3013:30-17:00
  • 咨询电话:021-66132857
  • 传真号码:021-66132451
  • 电子邮箱:sdjwjc@mail.s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