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2点30分,国际交流学院在延长校区北大楼208室召开了精神文明共建研讨会。校文明办主任毛忠平、校办副主任顾莹、院总支书记李坚、副院长杨静、以及宋园茶艺馆、庙行阳光家园、大宁国际小学、江宁街道、大宁街道、启慧学校等六家共建单位的负责人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由副院长杨静主持,首先由校办副主任顾莹致辞,她代表上海大学对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六家共建单位表示热烈的欢迎,高度赞扬了我院与共建单位这几年所做的工作,极具亮点与特色。接着,总支书记李坚作了主题发言,系统而又全面的介绍了上海大学的历史沿革、校园情况、师资队伍、学科设置、学生人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内容,也对学院前几年的精神文明共建工作作了简要回顾。
随后,六家共建单位围绕如何进一步开展精神文明共建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宋园茶艺馆的顾剑林总经理谈到了加强茶艺师培训与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两个方面;大宁街道的桑益均主任谈到了如何实现从"社区参与"到"社区融入"的转变,为建设国际社区做出努力;启慧学校的曹静萍书记希望多开设一些特色课程、主题活动;大宁国际小学的黄丽娟主任希望通过项目引入及交流的形式加强合作;江宁街道的沈琴科长希望在精品团队与学生实习等方面加强合作;阳光家园的杨燕萍则希望通过志愿者的方式加强合作。
最后,文明办主任毛忠平作了总结发言,一方面高度肯定了我院精神文明共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亮点,今年上海大学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是与此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从人才培养的角度阐述了精神文明共建的重大意义,并就以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与希望。
此次研讨会意义重大,既是对前期精神文明共建成果的巩固,又是对今后精神文明共建工作的深入探讨,为我院精神文明共建工作迈向新的台阶奠定坚实的基础。
曾龙报道 虞春萍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