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与上海大学”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创建时间:  2020/10/26  郑丽   浏览次数:   返回



1922年10月23日,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也是第一所用以培养革命干部的教育机构——上海大学,在上海闸北区青云路青云里正式成立。上海大学的创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族振兴输送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也为早期共产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了更深入地探讨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与上海大学的关系与渊源,2020年10月23日,“百年上大,红色传承”第二届校史工程——“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与上海大学”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召开。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组原负责人黄宏,原中央党史办一部副主任李蓉,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部副主任高远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金以林,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严爱云,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冯雅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原馆长张黎明,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会长张云,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馆员巩梅,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昌胜,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等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主持。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上海大学作为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在20世纪20年代,群英荟萃,风云一时,成就了“文有上大、武有黄埔”的佳话美誉。上大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办进步刊物,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领导罢工斗争,兴办平民教育,撒播革命火种,在全国各地成立了一批党的早期基层组织,燃起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星星之火,奠定了老上海大学的红色基因。2019年被批准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上大溯园,生动展现了瞿秋白等老一辈共产党人在上海大学办学治校和开展革命活动的生动图景,再现了老上海大学的峥嵘岁月。新上海大学与老上海大学同根同源、一脉相承。近年来,上海大学深入挖掘校史资源,积极推进实施校史工程,推出了《百年上大》画传等一系列历史文化文献作品,讲述老上大的故事,赓续信仰源泉。在深入推进校史工程的建设中,上海大学将传承红色基因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起来,将校史教育积极融入到“四史”教育之中,融入办学特色之中,转化为办学治校的最大优势。立足新时代,上海大学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促进立德树人,努力在世界大学行列中书写鲜明印记,在践行上海城市品格中彰显上大特质,以红色基因推动上大发展的鲜活动力,激发全校师生干事创业的豪迈激情。

开幕式之后,各位学者集体观看了“百年上大,红色传承”视频。抚今追昔,一幅幅画面,一个个人物,一段段往事,串联起百年上大激情澎湃的历史画卷。随后,上海大学教授胡申生、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金以林和上海市社会学会原会长邓伟志分别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与上海大学》《从渔阳里到1920年代的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校史师生人物谱》《一家三代的上大情缘》为主题发表了演讲。



胡申生提及,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与上海大学密不可分。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早期发展时期建立并直接参与管理的,为中国共产党培育干部和英才的新型学校,是早期宣传、传播马列主义的重要阵地,是师生投身革命斗争的活跃基层组织和坚强战斗堡垒。可以说,上海大学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李瑊指出,从渔阳里到上海大学,是红色血脉的赓续,是革命精神、实践的传承。渔阳里是中共创建时期重要的核心活动区域,也是许多重要历史人物的聚合点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见证地,而上海大学在中共党史和革命发展史上处于重要地位,两者在时间衔接、人员构成、精神特质和实践层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和深厚的渊源。



金以林以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藏、近代名人信札、档案文献等一手资料,生动形象地向大家展示了上海大学校史师生人物谱,并指出上海大学是早期中国共产党培育人才的摇篮,走出了许许多多为革命事业奋斗的英雄人物,诞生了许许多多流芳后世的“上大故事”,也为“百年上大”校史工程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和丰富的研究史料。




邓伟志坦言,作为一名家中三代都在上海大学求学的上大人,对上海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为此,他向上海大学赠送一幅亲自书写的“五四有北大,五卅有上大”的书法作品,并强调今天的我们要继承老上大为了民族的利益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精神、敬业的精神、互谅互让、团结友爱的风气、“人民至上”的精神以及热爱祖国、统一祖国的精神。



张黎明提出,今天的“百年上大”校史工程建设要为明天的我们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寻找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在“百年上大”校史建设过程中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深入挖掘上大历史,从上大历史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前行动力,通过建上海大学名教授塑像、创“百年上大”之歌、列英雄碑、英烈墙等方式,将红色记忆刻在全体上大人的心中。

此外,黄宏、李蓉、高远戎、严爱云、冯雅新、张云等专家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就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与上海大学的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且对如何继续深化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与上海大学的研究、如何进一步发掘上海大学的红色基因等问题,阐发了各自的观点。



黄宏提到,上海大学是一个大宝库,有关上海大学的党史研究仍存在许多盲点和未涉及之处,因此需要各位专家学者好好挖掘,深入研究。



李蓉认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中的先进分子在上海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初步思想基础,激起了他们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的意愿,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



高远戎通过了解上海大学历史,发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发展有一个特殊的路径,20年代新式学校兴起为中共组织早期发展提供了路径,以往学界这方面研究确实还不多。过去研究都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最早做的工作有两项。第一,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二,从事工人运动。实际上中共早期组织的发展还有一个特殊的路径,就是在各类学校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最主要的是在学校中形成了发展组织的网络。



严爱云强调,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很好典范。我们要充分的挖掘好和利用好上大百年红色传统,共同把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传播好。



冯雅新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角,包括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来看北京大学和上海大学的渊源、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在中国开展一百年、中华著名英雄烈士等。



张云认为,百年上海大学红色传统的主体理应是当今的上海大学。新上大与老上大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方式一脉相承;新上大的内涵和特色是创新发展;新上大将老上大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继承创新。



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总结到,校史工程要成为育人工程,红色基因要化为育人力量。上海大学的历史与中共早期的发展密不可分、命运相连。可以说,上海大学的历史是镶嵌在党的历史中的宝贵财富,在党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筑牢新时代信仰根基,更需要每一位专家学者同携手、齐攻坚,发掘好、研究好、传承好百年上大的红色基因,以理论研究的饱满姿态献礼建党一百周年。


(撰稿:黄佳倩)


上一条: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重建40周年,社会学院成立10周年暨老上大社会学建系98周年庆祝大会举行

下一条:智赋海洋,能创无限,上海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

受理机构
  • 受理部门:党政办
  • 部门负责人:秦凯丰
  • 受理地点:上大路99号行政楼7楼
  • 受理时间:9:00-11:3013:30-17:00
  • 邮政编码:200444
  • 咨询电话:021-66132222
  • 传真号码:021-66134021
  • 电子邮箱:dzb@oa.shu.edu.cn
监督投诉
  • 受理部门:监察处
  • 部门负责人:滕云
  • 受理地点:上大路99号行政楼606室
  • 受理时间:9:00-11:3013:30-17:00
  • 咨询电话:021-66132857
  • 传真号码:021-66132451
  • 电子邮箱:sdjwjc@mail.s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