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全球技术转移大会(INNO-MATCH EXPO)在上海展览中心拉开帷幕。本次大会由科技部、上海市政府指导,是浦江创新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首个以“创新需求”为主题的科技展览。28日上午举行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校长论坛”主题峰会上,科技部、教育部相关部委领导,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等10 余所大学校长共同研讨技术转移相关议题,推动中国技术转移发展。吴明红副校长向与会人员分享了近年来上海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经验。
上海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国发〔2017〕44号)和《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国科发区〔2020〕133号),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建设,努力打通“纸变钱”的最后一公里,着力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重视顶层设计,加强体系建设。成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工作,围绕成果管理、职能分工、权益分配、兼职离岗创业、职称聘任、服务能力建设、风险防控、工作流程等制订并出台了一系列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例如《上海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在收益分配方面充分把握奖励激励、团队发展和体系建设三个方面之间的平衡;《上海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施办法》明确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绩效,可作为其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上海大学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和离岗创业实施办法》规范了学校专业技术人员校外兼职和离岗创业行为,加强风险防控的同时,体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技术攻关,或提升学校学术影响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价值导向。成立前沿技术判断委员会,分析研判世界高技术前沿的发展方向,引导学校科学研究方向与转化应用方向。成立技术转移中心,牵头各部门构建互为补充的转移转化平台体系,促进创新链、资金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结合。 相关工作获得教育、科技、知识产权等主管部门肯定,入选了教育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科技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上海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示范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二是打造专业队伍,提升服务能级。打造高水平、专业化的专职技术转移服务团队,涵盖技术经理人、专利代理人、会计师、创业指导师等专业方向,初步具备了概念验证服务、风险投资对接、中试熟化引导、政策法规研究与运用、企业管理服务、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评价、市场调研分析、法律协议谈判等方面的能力。专职技术转移团队中有1人获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先进个人,有2人被聘为上海市技术转移协会“技术转移专家”。推进成立长三角区域第一家技术经纪人驿站,聚焦不同学科领域,组建校内兼职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纪人)团队,协同促进学校与产业界的对接联动。在上海大学技术经纪人驿站示范作用下,长三角区域开始出现第二家、第三家技术经纪人驿站,截止目前已发展至近10家。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还在湖州、宁波、绍兴、南通、苏州、盐城等长三角相关区域建设技术转移分中心,组建以技术经理人、科学家团队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积极为相关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上大”支撑。
三是聚焦难点痛点,加强对策研究。与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合作,共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中心,依托学校技术转移中心汇聚科技成果转化各链条一线实践专家,聚焦转化难点痛点,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探索突破转化困境。例如针对早期科技成果与可市场化成果之间的“死亡之谷”问题,探索欧美高校概念验证计划在上海高校推行的可行方案,推进成立“沪温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联合校外专家力量,推进上海第一家科技成果评价研究院的设立。针对专利转化运用周期过长问题,研究借鉴斯坦福OTL模式,加强研发与专利布局/运营并行,探索做大“专利申请权转让”方式,2019年底至今以该方式实施转化的项目累计金额超2亿元。深入研究“现金奖励个税税率过高影响激励效果”这一热点问题,结合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在2018年10月探索走通了上海地区高校第一个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个税“减半计征”案例,近两年以来学校的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事项全部享受了个税优惠,相关经验撰文刊登于市教委内刊《上海教育财会》。(撰稿、摄影:李文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