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至25日,我校海外名师Stefan Majetschak参加了由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上海大学批评理论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共同主办的"视觉文化、新媒体和当代艺术研讨会"。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西蒙•佩尼、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克里斯蒂安•沃斯、德国马格德堡大学伊娃•舒曼、德国卡塞尔大学王卓斐、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段炼、约翰内斯堡大学凯恩•托马斯里、爱尔兰科克大学阿达德拉•加尔扎、韩国Macrograph公司严驰李懋、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建平等众多国内学者。上海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曾军教授首先致辞,揭开了研讨会的序幕。
本次研讨会共分为七场, Stefan Majetschak教授在第二场就"图像展现了什么"展开陈述,主要关注于区分艺术图像和非艺术图像的问题,认为区分这两类图像的差异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在它们两者之间划出一道令人信服的界限并不容易。困难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借助艺术的权威概念就无法区分它们,因为这种概念并不是以一种普遍接受的方式存在着。
在最后一场就"西方当代艺术与中国美学智慧问题"的圆桌会议探讨中,Stefan Majetschak表示,因中国美学博大精深,范围太广,他对中国美学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完备,但是中西对美学理论的建构中有一个问题,他与王卓斐教授都有共同探讨,即:德国美学家如谢林、阿多诺,都不会强调德国性,而中国的美学家总是要强调中国性,强调是中国的特殊美学,这个问题仍需探讨。大家就此展开了深度的交流,本次研讨会在热烈的学术讨论互动中圆满结束。
Stefan Majetschak教授从2000年4月至今在一直在德国卡塞尔大学任全职教授,曾分别在哲学研究所任全职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在维特根斯坦国际研究学会任主席,在国际维特根斯坦研究年鉴任主编,在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委员会任主席。于1990-1996年在刊物《哲学通刊》中任编辑,于2005年至今在刊物《生命科学对话丛书》中任主编,于2010年至今在刊物《国际维特根斯坦研究年鉴》中任主编,于2012年至今在刊物《维特根斯坦研究丛书》中任执行主编。1996年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获得由德国国家学术基金会颁授的德国国家科研基金项目(艺术学、哲学领域)"看的历史:19世纪以来‘视觉历史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与瑞士巴塞尔大学的戈特弗里德.伯姆教授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人文学院)合作)奖项。
国际事务处
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