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30日,我校海外名师Stefan Majetschak教授受邀参与了上海大学国际化小学期的课程教学工作。课程主要围绕1905年前后在伦敦布鲁姆斯伯里地区形成的一个由艺术家、作家和知识分子组成的文人团体地"布鲁姆斯伯里派"(Bloomsbury),重点聚焦当中的领袖人物,罗杰•弗莱(1866-1934,代表作品:《一篇关于美学的论文》)与克莱夫•贝尔(1881-1964,代表作品:《艺术》),借此展开对1860年左右兴起于法国的现代绘画的讨论,以此反思欧洲现代艺术的起源并剖析其中的缘由。
授课过程中Stefan Majetschak教授讲述到欧洲艺术中关于图像的传统理论与现代理论的差别,例举多幅名画如莫奈、塞尚等作品的阐释观点,文艺复兴之后人们观看绘画的方式开始有所变化,着重对几何学和视觉范围方式上影响绘画审美理念,到19世纪时期以一种开放的窗户式视角进行审美判断,认为绘画是现实中不可见性的观看显现,真正影响观看是大脑拥有知识的反应过程,而知识多数是由于不同文化下习俗习惯产生的,将不可见性与习惯性可视化,艺术作品的审美判断是一系列视看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同时,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按照弗莱和贝尔的观点,是艺术是想象力的表现,活跃于现实之上的艺术呈现,而表现的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由此激发欣赏者的心理感受、引起对艺术美的欣赏。
Stefan Majetschak教授在授课中与同学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对于同学们的问题,皆认真耐心地回答。课程结束时,多位学生表示受益良多,并积极要求与教授能有进一步的联络与探讨,愿能与教授开展更多交流也希冀明年再次选修教授的课程。Stefan Majetschak教授也表示,学生们对学术持有很认真的态度,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很有意义,也值得深入研究,与学生们沟通融洽满意。本次课程在教授和同学们的满意中圆满结束。
Stefan Majetschak教授从2000年4月至今在一直在德国卡塞尔大学任全职教授,曾分别在哲学研究所任全职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在维特根斯坦国际研究学会任主席,在国际维特根斯坦研究年鉴任主编,在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委员会任主席。于1990-1996年在刊物《哲学通刊》中任编辑,于2005年至今在刊物《生命科学对话丛书》中任主编,于2010年至今在刊物《国际维特根斯坦研究年鉴》中任主编,于2012年至今在刊物《维特根斯坦研究丛书》中任执行主编。1996年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获得由德国国家学术基金会颁授的德国国家科研基金项目(艺术学、哲学领域)"看的历史:19世纪以来‘视觉历史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与瑞士巴塞尔大学的戈特弗里德.伯姆教授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人文学院)合作)奖项。
国际事务处
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