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20年党政工作要点

创建时间:  2020/10/01  赵志华   浏览次数:   返回


上大委〔2020〕11号

关于印发《上海大学2020年党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党委各部,各二级党委、直属党总支:

《上海大学2020年党政工作要点》已经学校领导审签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中共上海大学委员会

2020年3月20日


上海大学2020年党政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总结、“十四五”规划谋划之年,学校党政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所确立的目标任务,牢牢把握“追卓越、创一流”的工作总基调,聚焦人才强校和国际化两大战略,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制度两大体系,培育服务国家及上海发展战略与引领学术前沿两大动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不断促改革,凝心聚力求突破,从严治党抓整改,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1.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及对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各级各类培训,明确学习主题和任务,加强中心组学习。(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党校、党政办公室)强化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工作理念,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

2.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中央和市委部署要求,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校园管理,防范疫情输入,做好师生情况排摸、统计报告等工作,严格执行师生体温监测、场所消毒、校园卫生安全等部署要求。做好留校学生的管理,耐心细致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关心关爱工作。深入开展宣传,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妥善处置各类舆情。做好开学预案和开学前准备,筹措好物资储备(责任单位: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3.建立主题教育长效机制。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市教卫工作党委主题教育总结大会精神,延续主题教育期间形成的学习机制、工作机制,设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办公室,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机制化,巩固教育成果。做好“回头看”工作,把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及时固化为制度,坚持抓思想认识到位,抓整改落实到位,让主题教育的成果转化为“追卓越、创一流”的动力和办学治校的效能。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基层党组织专题组织生活会的重要内容。(责任单位:组织人事部)

4.做好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宣传工作的理论指导。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巩固壮大主流舆论。用好“学习强国”,开创全校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新局面。(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围绕“建党百年”,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大力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以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建设和校史工程为契机,深入研究并挖掘红色教育资源,推动传承上海大学红色基因,彰显上大特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责任落实,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抓好主阵地建设管理,发挥教师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好工作提示,守好意识形态工作红线和底线。(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办公室、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红色文化研究院)强化党管智库,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和舆论引导功能。(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创新管理部、党政办公室)

5. 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健全和落实科学精准的选贤任能制度,修订《上海大学干部选拔任用及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改进干部推荐、考察方式;持续加大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通过不定岗推荐、二级领导班子预研等方式畅通干部发现培养渠道;(责任单位:组织人事部)深化对党外干部“同步培养、同步使用、同步管理”的工作机制,统筹做好党外干部培养使用工作。(责任单位:组织人事部、党委统战部)落实好学校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实施系统化干部素质和治理能力提升计划,逐渐形成专业化、规范化、体系化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进一步落实学校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完善“全覆盖”考核评价体系,以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激励干部善作善成。(责任单位:组织人事部)

6.抓实基层党建工作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培育一批有特色、有成效的党建工作特色品牌,积极推动新时代高校党组织“攀登”计划上海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工作。落实上海高校党建“1+2”文件,有序进行二级单位党组织换届工作以及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基层党组织“溯源创优”计划,开展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等创建工作。加强与改进对出国(境)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以及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单位:组织人事部)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领导共青团做好学生政治引领工作,完善共青团建设纳入同级党委年度考核制度。(责任单位:组织人事部、校团委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做好党派群团、离退休和工会工作。探索构建党外人才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激发各级党组织在党外代表人士发现培养上的活力;把离退休党建主动融入城市基层大党建的格局;加强工会组织与校院二级党组织的协同融合,打造教职工实事工程、健康工程、暖心工程和帮扶工程。(责任单位:组织人事部、党委统战部、离退处、工会)

7.坚定不移正风肃纪。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深化细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在协同上持续发力,推动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贯通联动、一体落实,形成管党治党整体合力。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工作合力。(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纪检监察办公室、组织人事部、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教师工作部、审计处)

8.大力强化专责监督。做实做细监督第一职责,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最大限度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的空间。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增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的有效性。精准做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贯通运用,依规依纪依法行使职权。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对办案流程进行再造和优化,细化执纪审查调查工作,准确行使赋予的相关监察权限,推动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建设一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责任单位:纪检监察办公室)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9.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国情教育、国防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上海城市品格。(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武装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攻坚,构建以新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建强“中国系列”课程。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学科化、原创性研究阐释。(责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10.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落实“三全育人”

深化课程思政,抓好课程思政领航校建设,重点抓好7个领航学院,13个领航团队,122门领航课程建设。(责任单位:教务处)深化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探索多样化工作模式,推动发挥教师“三全育人”的主体作用。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制度。(责任单位:党委教师工作部)制定上海大学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纲要,推进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管理综合改革试点、上海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市级示范学校建设和教育部三全育人试点学院(钱伟长学院)建设,形成阶段性成果和品牌项目。(责任单位:学生工作办公室)完善学生第二课堂教育体系,推进美育、体育、实践教育内涵及实践体系的形成,加强学生学业发展与指导工作,实施“同空间、同频率、同成长”。加大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引进力度,打造上大文化品牌,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推进家庭、社会、高校协同育人的“开门办思政”工作模式。(责任单位:学生工作办公室、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加强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建设,提高心理咨询服务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提升心理危机干预和处理能力。(责任单位:学生工作办公室)加强劳动教育和校外教育,完善学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竞赛工作机制,构建本、硕、博全覆盖的分层分类课外学科竞赛体系。(责任单位:校团委、创新创业学院、后勤保障部)

1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专业和课程建设提质增效。

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责任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强化人才培养核心地位,召开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持续推进“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和“四新”建设,抓好第一批“国家双万计划”17个专业点建设和4个已受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完善一流专业培养质量标准,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和第二批“国家双万计划”专业点申报准备工作;持续推进研究型挑战性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深化科教融合,提高课程的“二性一度”,统筹推进五类“金课”建设和教材建设;开展“质量工程月”活动,推进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规划和组织;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推进“互联网+”竞赛、联合大作业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推进美育教学改革,普及艺术教育;继续推进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建设上海大学网络课程中心、英语教学课外学习平台,建设20间智慧教室。推进长三角人才培养合作,开展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等合作育人工作。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和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工作。(责任单位:教务处)

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提高第一课堂德育质量;推进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改革和博士招生机制改革,持续提升培养质量;以拓展线上教学为契机构建品牌特色课程;实施项目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生培养布局;认真做好学位点申报的组织工作,实现专业学位博士点的突破。(责任单位:研究生院)

探索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的质量保障,推动实施本科专业和学位点建设的动态调整围绕一流本科和卓越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加强落实“管、办、评”分离的内涵建设,以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评价为导向,侧重绩效激励,探索持续改进的校院两级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责任单位:教育质量考察与评估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院、二级教学单位)

12.高标准保质量抓好招生与就业工作。落实校院两级招生宣传及就业“一把手”工程,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完善大类招生布局,平稳推进落实艺体类等特殊类型本科招生改革方案及相关招生录取工作,确保各省市本科生源质量实现既定目标加强就业形势监测,高标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本科招生-培养-就业/升学一体化工作机制,升级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反馈数据平台。(责任单位: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

三、推进人才强校、国际化两大战略

13.建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特别优秀人才快速引进、评审机制,提升人才引进特别是高潜力青年人才的引进速度;积极对接并落实市“国际人才蓄水池”计划,进一步扩宽引才渠道、加强引才力度;探索高端人才特区机制。(责任单位:组织人事部)。贯彻落实中央和本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文件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顶层设计,持续推进教师聘用、职称评聘、绩效分配、考核评价等制度改革,激发教师活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师资博士后制度、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等工作。(责任单位:组织人事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国际部)贯彻落实中央和本市关于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文件精神,出台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探索构建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责任单位:党委统战部、组织人事部)建立完善教师思政工作主体责任四级运行机制;推动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长效化,着力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坚持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选树和宣传优秀师德典范,推进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责任单位:党委教师工作部)加强部门协同,为引进人才提供事业平台和综合服务,完善人才“引育留用”的生态环境。(责任单位:组织人事部、基础教育集团、工会、党委教师工作部)

14.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瞄准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大学开展战略合作或高端合作,优化合作网络,建立“学校是窗口、院系是主体、学科是平台、教授是主角、学生主受益”的国际交流合作运行新机制。(责任单位:国际部)配合国家战略,深化“一带一路”行动计划,推进建立世界城市大学联盟和人文交流基地的建设。(责任单位:国际部)系统设计全球视野培养体系,高质量开发本硕交流学习、博士联合培养项目,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责任单位:国际部、教务处、研究生院)深化与沃顿商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合作,落实与里斯本大学的合作办学机构中葡学院建设,进一步推动日本东京学院和埃及亚历山大大学孔子学院建设。(责任单位:国际部)稳步扩大国际学历生规模,继续提高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责任单位:国际部)搭建海外引智平台,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科研和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合作,聚焦“高精尖缺”引才重点,优化“上海大学海外引智计划”,引进短期海外高层次人才;推动国际联合实验室与联合研究中心建设,打造高水平国际合作基地。(责任单位:国际部、创新管理部、组织人事部)用好因公出国(境)审批自主权,提高师生出国境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国际部)

四、提升社会服务及引领学术前沿两大动能

15.培育服务国家战略与上海发展动能。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及上海市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任务,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教育协同发展,推动与嘉善县人民政府的全面战略合作,深化与温州市人民政府的战略合作,推进临港研究院、绍兴研究院及无锡研究院建设。服务上海发展战略,推进环上大科技园建设,围绕延长校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围绕宝山校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学科,围绕嘉定校区打造微电子产学研一体化。发挥“强工科”优势,促进医工结合、协同发展,实现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一体化,助力“健康上海”。优化科研布局,服务支撑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积极参与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等建设,承担国家和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建设任务,服务支撑科技创新集聚区建设。(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创新管理部、科技园区)

16.培育引领学术前沿动能。提升“0-1”原始创新能力与突破“卡脖子”技术能力,参与市科创中心“四梁八柱”建设,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新型科研机构建设,力推国防类实验室建设实现零的突破,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心、文化繁荣与社会发展决策咨询基地建设,推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评估;推进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责任单位:创新管理部、科技园区)加强组织策划,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开展专项科学研究;完善智库建设及管理的顶层设计,打造高端智库。加强制度供给,推进学校科研绩效评价方案落地实施,建立完善科研团队考评体系。(责任单位:创新管理部、组织人事部)

17.以评促建,抓好学科评估与建设工作。统筹组织,扎实推进,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迎评工作。(责任单位:研究生院、发展规划处)以学科融合创新发展为途径,建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的有效体制机制;建设医学学科,补齐短板;继续推进智能运载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建设,提前布局下一轮建设申报工作。(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创新管理部、科技园区)

五、提升科学办学水平,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

18. 编制“十四五”规划,科学谋划学校事业发展蓝图。贯彻《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落实《上海市面向2020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总结上海大学“十三五”建设成效,凝练上海大学发展核心价值观与发展特色加强学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学院规划的统筹,形成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总规划及专项规划。组织好2020年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针对高水平大学建设中期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与短板,制定有效措施,努力完成高水平大学建设各项目标。(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

19. 深化学校治理体系改革,提升治理效能。深化综合改革,优化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全面加强依法治校,加大“放管服”力度,完善学校二级单位办学指标体系,建立校内二级单位办学数据整合机制。(责任单位:党政办、发展规划处)推进校内分类评价工作,优化KPI考核方案,推进绩效管理改革,完善拨款模型,增强院系办学活力。(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组织人事部)全面落实经济责任制,完善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的预算管理体系,全面提升预算能力,提高办学收入筹措能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实施用房、用能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全成本核算办法,提高院系全口径预算管理和当家理财能力。(责任单位:财务处、审计处、资产办)

20.加快校园环境建设。加速新校舍建设及基础设施改造,推进宝山校区扩建四期工程的立项批复、方案设计和可行性研究;完成2019年批复立项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校园基础修缮项目建设;推进2020年校园基础修缮项目的立项申报;落实校区功能调整和微电子学院落户嘉定校区的建设及保障任务;建立学校建筑物修缮管理库;强化校园修缮工作中人文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宜学宜工作的大学校园。(责任单位:后勤保障部)

构建智慧校园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基于统一数据平台的高水平大学管理驾驶舱。以培养一流本科生、卓越研究生为目标,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资源、数据的衔接与统筹,构建学生全面发展和全生命周期培养的信息化平台。推进“一站式”网上科研服务大厅建设,构建科研信息化支撑体系。实现“最多跑一次”校务服务基本全覆盖,推进“一网通办”2.0工作。加快推进上海大学四中心融合共享和延长绿色智慧校园示范建设。(责任单位:信息办、党政办、教务处、研究生院、创新管理部、图书馆)

21.加强后勤保障建设。健全后勤保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推动后勤管理与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和人性化;完善学校卫生日常监管机制,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依托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平台,推进“放心学校食堂”建设;健全垃圾分类测评考核体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创建绿色校园;完善学校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推进实施超额有偿用房用能方案;推动“高校后勤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服务育人示范岗”创建工作;对标师生需求,推进尔美楼食堂改造、共享洗衣机进宿舍、热水进宿舍楼、建设校园停车收费系统和校门门禁系统等实事工程。(责任单位:后勤保障部)

上海大学党政办公室             2020年3月23日印发



下一条:上海大学2019年党政工作要点

受理机构
  • 受理部门:党政办
  • 部门负责人:秦凯丰
  • 受理地点:上大路99号行政楼7楼
  • 受理时间:9:00-11:3013:30-17:00
  • 邮政编码:200444
  • 咨询电话:021-66132222
  • 传真号码:021-66134021
  • 电子邮箱:dzb@oa.shu.edu.cn
监督投诉
  • 受理部门:监察处
  • 部门负责人:滕云
  • 受理地点:上大路99号行政楼606室
  • 受理时间:9:00-11:3013:30-17:00
  • 咨询电话:021-66132857
  • 传真号码:021-66132451
  • 电子邮箱:sdjwjc@mail.s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