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上海大学经过20年建设到现在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以校训精神为底蕴构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我校与张家港市有着深厚的情谊和渊源,我们的校训精神也与张家港精神内核一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张家港市在张家港精神的指引下,大胆喊出了"三超一争"目标,全市上下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艰苦创业,仅用3年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并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县级市之一。没有张家港精神就没有张家港今天的成就。张家港在张家港精神的鼓舞下取得的成就是我们身边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也必将鼓舞我们在校训精神的引领下,坚定不移地向着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阔步迈进。
近期,学校党校举办了第二十二期中青班。党校中青班是学校培养青年干部和人才的重要阵地,对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进一步学习弘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组织学员赴张家港市委党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现场教学活动。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牢记"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自我加压,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作贡献。通过学习研讨,学员们对张家港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引发了很多思考和感悟。特选发部分学员的学习体会,以飨读者。
自我加压努力提升管理工作绩效
梅卫东(人事处人才规划科科长)
在张家港短短三天的学习中,深刻感受到张家港精神来自历史深处的力量,发自内心之巅的使命和走向未来之梦的雄心。目前,正值学校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再次深入学习张家港精神,对于上大人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思想洗礼、精神升华和力量凝聚。
我校经过前20年的发展和积累之后,正处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历史时期,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如何化挑战为动力、化机遇为成果,是上大必须破解的难题;如何自我加压、敢于争先,是上大人必须担起的重担。
站在历史机遇和挑战的关口,我作为一名上大人,作为基层行政管理队伍一员、人事人才岗位工作者,此时扪心自问,脑中回旋着一个个问题:"我对上大梦的信心坚定吗?"、"我和上大共命运的热情依旧吗?""我能为上大做什么?"……回想钱伟长老校长为上大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毕一生热情理想,直至将其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211"综合大学。这样的"敢于争先、自我加压",不正是上大传承的精神内核吗?不正是钱老不朽的精神遗产吗?张家港精神足以激起每一个负责任的上大人的猛醒。我们应当认识到,上大新一轮发展,是上大人使命之所在,道路之所在。不惧挑战、不辱使命、勇于担责、追求卓越,要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做起,用成绩和贡献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用热情和责任谱写上大的发展梦想。
在本职工作中,要围绕全系统质量管理目标体系要求,高点定位,自我加压,自觉将学校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有机结合,主动出击、广泛宣传、耐心解释,跟进协调本部门有关KPI指标的落实完成,特别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横向到边,与各个职能部门达成共识,相互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纵向到底,与各个二级部门做好细致调查研究,主动深入服务和有效配套支持。在人才引进和服务工作中,确立优质高端的服务窗口形象,深入贯彻机关"首问责任制",特别是对高层次人才落实"一站式"受理和"全程全方位"服务体系;加强学习调研,提升研究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力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在未来关键时期,处理好人才规划与资源配置、人才引进与本土培养、人才晋升与流转机制等几个重大问题;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协同合作、共创一流的良好用人环境;增强教职工的幸福感,使得个人重贡献,有奔头,共同为实现上大梦而携手奋进。
扎根后勤服务师生
刘伟纲(后勤集团)
张家港精神是张家港人实干、巧干、精干的精神写照。学习张家港精神,关键是学习他们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创新开拓的拼搏精神。联系到后勤集团工作,多年来,全体后勤人团结奋进,踏实肯干,服务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高校后勤的前列。但是,面临学校国际化、研究型的跨越式发展和后勤社会化、专业化改革,以及人员结构老化等多重挑战,后勤集团亟待转型升级。作为一名新后勤人、青年后勤干部,学习和弘扬张家港精神,提高全局观念和创新思维,提升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对于集团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张家港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当年张家港高速发展、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刻苦创业。后勤集团十五年的发展成果也得益于此。面对新的挑战,后勤人必须敢于突破旧的思想束缚,研究新的形势,学习新的理念,跟进学校发展的步伐,提出更高的目标。作为一名新后勤人,既要继承后勤好的传统,又要开阔视野,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服务理念、方式以及管理经验,并结合我校工作实践,开展理论研究,探索适合我校后勤发展的新模式。
学习张家港精神,勇担责任,提升能力。张家港发展的力量,来源于张家港人普遍的敬业精神和实干精神。后勤集团要发展,需要突破的瓶颈很多。特别是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对后勤服务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我从学工系统调到后勤机关工作,缺乏后勤具体业务的学习和一线工作经验。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我将学习相关专业书籍,同时虚心向集团很多"老法师"学习,理顺工作的难点要点,掌握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技能。今年上半年,集团开展了内部挂职锻炼活动,我被派往饮服中心挂职学习三个月。期间,从配膳、烹饪、食品卫生、营养搭配等各个环节,我都认真学习,并开展了专题调研。这是我全面细致地了解饮服工作的很好平台。
学习张家港精神,依靠团队,强化团队。团结拼搏是张家港精神的首要因素。张家港的发展壮大,靠的是一群敢为时代先的领导干部,靠的是全体实干的张家港人。同样,后勤工作成绩的取得也是缘于全体后勤人精诚团结,齐心协力。作为一名年轻后勤干部,我将以身作则,引领和团结后勤青年同志。一是建好后勤"青年突击队"、办好后勤读书会,通过多种沟通合作平台,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增进感情融合。二是在各项大型活动、重要保障、抢险突击任务中,积极与其他同志相互支持、相互补台。三是主动关心同志,反映他们的心声,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营造温馨和谐的后勤工作氛围。
敢于争先 协同创新
韦淑珍(社会学院辅导员)
"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 的张家港精神,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校训"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髓。
今年是新上大组建二十周年。二十年来,前辈们坚定地追随钱伟长老校长的脚步。在每一个上大人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茁壮成长,发展有目共睹。我们在发展中沉淀了传统,在前进中形成了特色。在发展推行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困难和挑战。与张家港建设比起来,我们更需要学习张家港精神的精髓"自加压力、敢于争先"。我们不仅仅满足于现有取得的成绩,更应该放慢脚步,思考还能做什么、还要做什么。
身为上大学工人的一份子,我时刻感受到自己肩负的重担和责任。在学生工作过程中,我常常想,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生发展,我们都做好了吗?如何在现有的工作中去开拓创新?在"自加压力、敢于争先"中,我们前进了多少?
首先,时刻谨记以学生终生发展为目标,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应该分层分类做好学生个体工作。通过组织党支部活动、专题教育、仪式教育等,提升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育人价值。
其次,深入了解学生所需,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为重点,做好全员育人工作。搭建好学生培养第二课堂,拓展社区学院本科人才协同培养区域性中心,做好社区学院与专业学院良好对接的创新探索,关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构建全人培养的新型教育体系。
再次,在学校改革背景下,以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为主要方向,自加压力探索新的学生工作模式。随着大类招生改革,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已经初具雏形。在大数据时代,学生工作应该时刻关注信息管理平台,提升学工信息化管理水平,善于利用新媒体,时刻关注学生动态,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我们不应该为目前取得的成效而停滞脚步,应该找准方向,突破创新。我们应该多思考,多付出,站在学校层面考虑发展问题,用大局意识来严格要求自己,多奉献力量,真正做到为学生所想、为学生所需,全员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