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以"汉语国际教育与语言文化传播"为主题的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第三届学术节在延长校区二楼多功能厅举行。此次学术节特邀复旦大学中文系刘大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马燕华教授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傅静博士作主题发言。国际交流学院姚喜明院长、杨静副院长、曾桂娥副院长以及来自国际交流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40余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开幕式由曾桂娥副院长主持、姚喜明院长致辞。姚院长简要地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并表达了对此次学术节的良好祝愿。简短的开幕式后,复旦大学中文系刘大为教授作了题为《体标记与事件描绘中的全景体、分景体——兼论语言是如何描绘形象的》的专题讲座。刘教授指出,语言除了具有达意、表情的基本功能以外,还有绘形的功能。而汉语中的体标记,不仅从逻辑语义上标记了事件的时间进程,还可以标志事件在时间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形象特征的形象体——全景体与分景体。之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马燕华教授作了题为《如何化解汉字教学难题》的专题讲座。马教授从汉字成为对外汉语教学难题的特征谈起,援引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同化理论分析了汉字习得的特殊性,并提出了解决汉字教学难题的一些策略。讲座之余,马教授还展示了她为帮助留学生习得汉字所编写的多样化练习。上午的两场报告分别从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切入,论证严密、语料丰富,向在座师生展示了语言研究与语言教学的魅力,姚喜明院长和文学院沈益洪副教授的精彩点评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下午,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傅静博士为大家作了题为《多文化融合论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的专题讲座。傅静博士从多文化融合论以及文化多样性出发,讲解了文化回应教学法发展的现状及其在美国外语教学中的运用,并阐述了文化回应教学法运用到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可能性、局限性和挑战。傅静博士的讲座理论性强,引发了在座师生对语言教学中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再思考以及对国外的语言教学法如何与国内的语言教学相结合的关注。
专题讲座后,分组讨论环节有序开展。来自国际交流学院、外国语学院、影视学院的师生共分为四组,就汉语国际教育与语言文化传播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A组主要围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建设、孔子学院的发展、留学生学生工作的管理、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与汉语测试等方面展开;B组侧重于汉语本体研究,包括与古典文献学、社会语言学、音韵学、现代汉语语法、汉语修辞学、翻译学等学科相关的论题;C组和D组讨论的主题都侧重于对外汉语教学,涉及汉字、语法、语音、词汇等语言要素的教学以及偏误分析、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方面。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发言,刘大为教授和马燕华教授全程参与,为老师和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结束之时,很多老师都表示意犹未尽。
在闭幕式上,刘大为教授表示自己很高兴能来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过"这样一个学术节,充分肯定了举办学术节的意义,并建议邀请沪上其他高校从事相关研究的教师参与学术节,增强与兄弟院校的学术交流。马燕华教授鼓励在座师生要聚焦研究方向,并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方法,只要坚持就能见成效、出成果。闭幕式上,学院还举行了第一届"莘远杯"教学竞赛的颁奖仪式,杨一飞等八位教师在本年度教学竞赛中获得佳绩。
在全院职工的认真筹备和积极参与下,国际交流学院第三届学术节圆满落幕。目前,国际交流学院在编教师25人,45岁以下教师占比76%,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已达52%。全院教师在负责全校留学生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依然潜心科研。学院每年通过学术节、"莘远"沙龙等学术活动调动科研积极性,凝聚团队力量,推动学院的学科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努力为上海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仇立颖 报道 张田 摄影)